close

你可以不只是上班族.jpg《你可以不只是上班族》克里斯‧古利博

我問你一個問題,你本職收入不夠,你要怎麼辦?

加班嗎? 還是兼差? 或跳槽? 或轉行? 還是花大量的時間抱怨,然後無計可施?

我不要扯太遠,就講兼差。兼差就兼差,但最近有一個很紅的名詞叫「斜槓青年」,斜槓的意思就是職稱上有很多斜槓例如:某某某 創業家/作家/網紅/。

好,來看這一本《你可以不只是上班族》副標是:斜槓創業,複業多賺多自由的27天行動計劃。

你看到沒有,兼差就兼差,人家作者的水準就是比較高,他說這叫斜槓創業,簡單講這一本書是在教你發展複業,但整本書我看下來我腦中一直出現二個字「直銷」,書多有大量的小故事,一個又一個小故事,告訴你誰誰誰做了什麼,然後賺多少,誰誰誰怎麼做,然後產生多少被動收入。

我就直接舉書中二個例子給你看:

例一、英國有一個男子,管理一家建設公司,寫了一個系列的魚缸評論文章。文章中加了幾個亞馬遜的廣告導購連結,幾個星期後他收到一張350元的支票。

例二、有一個女生很喜歡狗,她在某個狗的網站刊登廣告,可以當狗保姆,在假日幫你照顧1~2天狗狗,這樣她可以跟狗玩,還可以賺錢。

這本書有非常多像以上這種案例小故事,多到爆,所以我才說這本書看起來很像直銷,但在我看來,我覺得作者把一件很簡單的事情給複雜化了。

目前市面上很多書就是這樣,用一個很吸眼球的書名,然後把一個很簡單的概念寫成一本書,例如目前很紅的「斜槓青年」就是,這個說穿了就是兼差,但書不會這樣寫,在書中斜槓是有理想、積極、主動、有創造力,總之你可以斜槓一下,日後就算沒有增加多少收入,至少你可以獲得很多的工作經驗等等等, ok,就算這個概念很好,其實一段話就能講明白的事情,很多人卻可以寫成一本書。

好,再講回這本《你可以不只是上班族》,這本書最棒的地方,在我看來就是他教給你一個概念,這個概念就是,你想要增加收入,「想」是沒用的,還要「行動」。再來如果行動是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或金錢,那麼這個行動的風險很大,所以作者一直強調二件事:27天行動計劃,而且花費不多的錢(甚至不用多花錢)。

作者講的概念我很認同,整本書就是在教你如何在27天內發展一個複業。但我也要撥一下冷水,風險跟收入是成正比的,風險這麼低的事,收入當然也低。所以這本書你就算看了,也真的行動了,你最大的收獲應該是你的經驗,而不是你的收入。

最後我要補充二點,整本書看下來就是這二點最吸引我的眼球:

一、找到贏家、專注他們

二、如果行得通,那就做得更多,如果行不通,那就捨棄它,繼續往前走。

------
很多人剛剛好都是反過來,他們連找到贏家都找不到,例如:如果你想寫部落格,目前最強的是誰?不是那些靠寫掛廣告寫業配賺錢的網紅部落客啊,你根本一開始就搞錯了,所以你一開始就走歪了。

再來,很多人對於錯的事很執著,然後本職工作一直無法精進,但卻對兼職的副業非常執著,那不是本未倒置嗎? 例如很多人以為成為一個「遊戲實況主」可以賺錢,然後整天想著打遊戲播實況,一個月過去了,三個月過去了,半年過去了,你賺到錢了嗎?

對副業超堅持,對本業超隨便。  ←這樣好嗎?


 

後記:

對於斜槓,我的看法是:順序要對,起心動念要正確。例如你寫部落格順便掛廣告,掛廣告賺錢只是順便,不是你的目的,請注意這個順便兩個字,但現在很多人寫部落格卻是反過來,明明還沒紅就整天想著掛廣告或想著寫業配賺錢,你覺得這樣賺的到錢嗎?就算真的有賺到一點錢,那頂多只是零用錢啊。你花了那麼多時間,賺這一點零用錢,你覺得划算嗎?

你應該顧好本業,心有餘力「順便」做點副業,而不是反過來,整天只想著副業,然後本業做的2266。

一件事你能做好,我已經覺得很棒了,現在你是一件事做不好,然後還想要同時做二件,甚至三件事,做好的機率你覺得會比較高嗎? 但說也奇怪,現在就是很多人是這樣搞的,什麼都想做,然後沒有一樣做的好。



引用自: https://ofeyhong.pixnet.net/blog/post/222819303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rr4rosarishon 的頭像
    rr4rosarishon

    拳擊手

    rr4rosarish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