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屏東三地門鄉的達來部落原名為「達瓦達旺」(Tavatavang),其部落的意志也展現在其原意上:「團結、合作、向前看」。這部落是三地門人口最少、遷村最晚的部落,目前僅有不到400人。新達來距離平地車行僅約十分鐘,與外界交通方便、達來教堂是其著名地標,往往吸引台24線過往遊客停下來拍照。

_DSC0237  

2009 年 8 月莫拉克風災重創新達來部落,然而舊部落經風雨試煉仍安好無恙。屏科大森林系社區林業研究室自 2008 年開始,陪伴台 24 線道路終點的阿禮部落,而達來部落可謂是 24 線生態旅遊的前哨站,如果在達來和阿禮部落建立示範,前後呼應,將有機會影響更多位於台 24 線公路旁的原鄉部落,在災後共同以環境永續的方式再出發。

大頭目石碑

_DSC0239 

達來部落曾經歷過五次遷村,其中包括昭和十二年(1937)遷移至今日舊達來的位置,以及在民國78年(1989)年遷村至今日的新達來。新、舊達來隔溪相望,兩地間則以達來吊橋連接。

_DSC0160

_DSC0161

一旁的舊吊橋橋墩

_DSC0162  

長達150公尺的達來吊橋,橋下的隘寮溪在縱谷之間流淌,南大武山和北大武山盤踞一方,這是個少有人煙的原始之地。

_DSC0168

_DSC0169

_DSC0177

從台24線的岔路一路彎著小徑下切,當來到橫跨北隘寮溪上的達來吊橋前,自此起,汽車無法通行、也沒了水泥路,要前往舊達來部落,要靠雙腳步行上山。

(長治交流道下,走台24線往三地門在24.6K居高風味餐廳對面的小路右下進入(0K起),0.3K岔路取右,0.5K取左,0.7K岔路取左,1.4K水泥路終止小車停此。)

_DSC0158 

_DSC0163

_DSC0166 

新舊部落之間以吊橋為主要通道,橫跨北隘寮溪縱谷。在過去也是往來霧台與三地門必經之橋。

_DSC0267 

_DSC0263

展望上游

_DSC0174 

展望下游

_DSC0265

過吊橋後步行前往舊達來部落

_DSC0179

_DSC0180

剛開始還是水泥道路

_DSC0178

_DSC0181

中途可遠眺新達來部落

_DSC0182

達來教堂

_DSC0183

還沒有台24線時,攀爬步道旁的一條好漢坡。這條陡峭的好漢坡長達500公尺,很具挑戰。公務員常開玩笑說:「這麼累!乾脆我們辭職好了!」一傳十,十傳百,這條道路因此被稱作「辭職坡」

_DSC0184 

若不想挑戰辭職坡,依舊可沿著林道前往舊達來。

_DSC0185

北隘寮溪畔的「辭職坡」是一條極具代表性的古道,這條崎嶇難行的山徑,讓許多分派到霧台鄉的公務人員決定辭職

_DSC0186

_DSC0187

這條「辭職坡」,一路超過45度的古道陡坡。

_DSC0188

這樣如此陡峭難走的山路,也造就了不少達來部落的跑步健將,過去部落在訓練跑步健將,就是運動選手在辭職坡來回跑步訓練。

_DSC0189

_DSC0190 

當 104 年展開辭職坡修復時,獲得手作步道團隊-台灣千里步道協會協助,並取得林務局屏東林區管理處的行政支援,以及社區組織的支持與參與,結合步道志工的力量與排灣族人的傳統智慧,共同推動步道工作假期。

_DSC0191

遇到參與工作假期的志工們,別忘了幫他們加油打氣。

_DSC0192

爬到一半就開玩笑說:快要辭職了

_DSC0193

遠眺隘寮溪對岸的新達來

_DSC0194

_DSC0195

105 年將繼續修復 104 年未完成的路段,以完整重現這條古道的風采。手作步道滴下的汗水與勞動,表達著參與志工對這條古道的心意,以及為堅持傳統與手作的努力,而這正是當代人的責任,如何為傳統知識與現代科技之間銜接與整合,並在持續前進的社會發展中,保有更多動人的元素。

_DSC0197

步道修復不僅是一條古道的再現,其所喚起的記憶,人與土地的關係,對傳統文化的認識、認同、責任、傳承,正在影響著這個部落,也在年輕人心中種下傳承的種子。

_DSC0198

 

山呀山喲綿延不斷 遠山接近山喲

迢迢山徑盤層巒呀 咱們步步高陞喲

看山嵐飄呀風光好喲 開路辛勞多

那個前人種樹後人乘涼 飲水得思源喲

山呀山喲綿延不斷 今山載古道喲

悠悠聞風藏名山呀 咱們步步高陞喲

看風物博呀典範佳喲 先賢心恤多

那個前人種樹後人乘涼 古道照顏色喲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黃大城【今山古道】

_DSC0199

終於接回舊達來林道

_DSC0203 

看見石塊矮牆就快到達舊達來囉

_DSC0204

_DSC0207

這處排灣族的舊部落,至今村子裡的小路仍是石板堆疊而成,已逐漸荒廢的一間間石板屋,雖已不住人,卻留下傳統文化

_DSC0256

舊達來部落保留了60棟石板屋遺跡,其中有10棟仍保存完整,讓人得以一窺山中石頭城樣貌。

_DSC0251

傳統石板屋中,未出嫁的少女都得睡在最裡面的房間,男生則住在靠近門的房間,保護家人。屋裡也會燒木頭,煙燻防止木頭腐爛,石板上會舖草席,避免太涼。若是參加兩天一夜生態旅遊,將會入住石板屋,族人還會幫忙用材燒熱水,供遊客洗澡,非常傳統的體驗。

_DSC0254

_DSC0252

_DSC0253

_DSC0257 

這裡連水溝、巷道都是以石板搭建,風格美感極為統一,巷弄由許多井字所組成,而不是隨機分布,與其他舊部落的石板屋有很大的差別。

_DSC0241

舊達來呈現日治時期規劃的棋盤式格局,也因多次遷徙,這裡的建材大多就地取材,以石頭構築庭園房舍、街道巷弄、梯田邊坡,伴隨周邊古道,舊達來整體是一座石頭城的特殊風貌。

_DSC0212

_DSC0211

_DSC0215

舊達來部落,就像一座傳統石頭城,村落裡的道路、圍牆都是石頭一塊塊堆砌而成,保留了舊時風貌。

_DSC0240 

舊部落內的基督長老教堂遺跡,是部落合力完成的,因為過去交通不發達,因此頭目都會分配部落每戶每個禮拜要從山下徒步幫磚塊上山

_DSC0245

這一磚一瓦都是集部落所有人力辛辛苦苦建立而成。如今只剩下四面的徒壁及十字架,依舊守護著舊部落。

_DSC0246 

老校舍變身成部落廚房,射箭場、呼喚台和芋頭寮等,都是讓遊客體驗過往原民生活的場景,一趟舊部落探訪,既貼近自然,也感受了原民風情。

舊部落廚房

_DSC0216

廚房旁廣場上的遼望台,旁邊搭建一座穀倉

_DSC0232

_DSC0239

遼望左邊是德文山(三地門鄉~德文部落觀望山古道(三角點+櫻花園)+大社部落),更遠兩座山頭,左為大姆姆山,右為麻留賀山。 

_DSC0233

上方道路是屏31線往德文部落與大社部落,下方道路是台24線往霧台鄉,左山為德文山,右後方為大姆姆山。

_DSC0236

穀倉

_DSC0238

廚房上方的舊校舍

_DSC0217

兩間教室

_DSC0219

古早校鐘

_DSC0220

_DSC0221

舊教室旁休息區

_DSC0218

廢棄派出所

_DSC0224

排灣族民風保守,所以男女不能單獨約會,因此男孩若是對某個女孩有意思,就會號召好友到警鐘陪伴值班,一起坐在警鐘旁的大石塊上聊天唱歌,大石還因此有個浪漫的名字:情人石。

_DSC0223

舊部落是達來5次遷村史上的第 4 個遷居地,前三次舊部落及舊馬兒部落也在周邊。舊達來是過去往來霧台的唯一交通要道_DSC0227

貌似田良井山登山口,路徑不熟,切勿貿然前登山。 

_DSC0229 

回程走林道輕鬆多了,從吊橋步行到部落約1.5小時

_DSC0210

 

貌似又要封路大賺導覽財

_DSC0258

吊橋停車處可欣賞溪谷

_DSC0157

_DSC0155

>>三地門鄉景點<<

周邊景點

>>>高樹鄉景點<<<

>>>霧台鄉景點<<<

>>>內埔鄉景點<<<

>>>瑪家鄉景點<<<

>>>長治鄉景點<<<

茂林國家風景區景點

高雄~茂林布魯布沙吊橋/得樂日嘎大橋/紫蝶幽谷紫斑蝶季

高雄~茂林部落/茂林谷瀑布

高雄~茂林多納高吊橋+美雅谷瀑布

高雄~茂林情人谷瀑布與彩虹瀑布

高雄~多納部落小瀑布與探索溫泉溪

交通部觀光局茂林國家風景區管理處http://www.maolin-nsa.gov.tw/user/Article.aspx?Lang=1&SNo=04000050
管理處地址:屏東縣三地門鄉賽嘉村賽嘉巷120號 電話:08-7992221 / 免付費服務電話:0800-600766

屏東客阿凡端旅遊粉絲團








    離婚證人

    台北離婚證人新竹離婚證人彰化離婚證人高雄離婚見證人







    遺囑見證人結婚證人

    arrow
    arrow
      全站熱搜
      創作者介紹
      創作者 rr4rosarishon 的頭像
      rr4rosarishon

      拳擊手

      rr4rosarish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